人民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杜燕飞)据国家能源集团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22日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正式投入运营,提升了我国重载铁路智能管控水平,助力黄骅港站打造国内首个重载铁路智慧车站。
车站调度人员通过智能调车系统控制双源制机车推动装煤列车精准停靠。受访者供图
“该系统将智能图像识别、智能传感、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黄骅港运输作业特性深度结合,构建了涵盖智能调度控制、调车自动驾驶、5G智能云防、智能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完整技术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卢春房表示,这实现了黄骅港站运输生产作业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跨越式发展,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调车智能化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朔黄铁路黄骅港站与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黄骅港港口相连,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运输下海口车站,年煤炭运量达2.17亿吨,可满足约1亿户家庭的年生活用电需求。在这里,一昼夜平均有160列车、超1万辆煤炭车辆进行卸车重组。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投运的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应用了基于“云脑”的路港一体化智能调度平台,实现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每天可减少人工操作18000多次;基于5G+北斗的调车自动驾驶“云控”技术,可以让机车感知200米内路况,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基于5G+AI的路港协同作业的“云防”安全技术,将“攀爬车辆、臂挂领车”的传统室外作业模式,转变为“室内立体监控”作业,降低了安全风险。
“该系统具备作业计划自动编制、进路自动排列、信息自动流转、调车机车自动驾驶、室外无人领车、安全自动预警等功能,解决了传统调车作业中‘计划反复调整、人工频繁联控、安全依赖经验’的难点。”上述负责人表示,运营数据显示,系统投运后,黄骅港站调车计划自动编制率达85%,进路智能排列率超95%,车调联控自动化水平达99%;与之前相比,车站年运能提升约1056万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人民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杜燕飞)据国家能源集团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重载铁路智能调车系统22日在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正式投入运营,提升了我国重载铁路智能管控水平,助力黄骅港站打造国内首个重载铁路智慧...
星际尘埃示意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3月14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中国...
12月11日,大疆T100农业无人飞机在湖北省秭归县的江边执行柑橘吊运工作。刘晓忠摄图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展示的第1款纯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ET504)。受访者供图今年10月,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百...